新闻资讯

返回

全国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电视电话会 为何选这5家发言

点击次数:1440    更新时间:2016-05-11

全国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电视会 为何选这5家发言

2016-05-11 08:46:00新京报分享

  原标题:全国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电视会,为何选这5家会上发言?

  通过会场内的电视屏幕,全国上百个分会场、上万名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参加了国务院5月9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会议。在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之前,中央编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商总局和上海市、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了言。

  如此重要会议,选择哪些部门、地方领导会上发言可谓大有讲究。此前两年的电视会上,广东省政府负责人汇报的商事制度改革、天津市政府负责人介绍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监管,都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。

  可以说,本次会议5位发言者的选择,不仅是对各部门、各地方“上下同欲”推进改革的“动员”,同时对“放管服”改革未来走向具有“风向标”意义。

  中央编办:“放管服”改革的“成绩单”和“路线图”

  中央编办是国务院明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“牵头”部门,也是国务院审改办所在单位。而位发言的中央编办负责人汇报的一组数据,可以看作是“放管服”改革的一张“成绩单”:三年多来,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以上,提前超额完成承诺目标任务;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%;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%;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%-70%。

  “本届政府成立以来,我们紧紧扭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‘牛鼻子’,通过一系列改革,很大程度上为企业‘松了绑’,为群众‘解了绊’,为社会‘腾了位’,也为廉政‘强了身’,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。”总理说。

  在肯定“成绩”的同时,李克强强调,政府转变职能、提能还有很大空间。“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讲过,‘美甲师’还设国家资质!还有‘营养师’,一些地方要拿到资质,先要交培训费,甚只要交钱、不培训也给发证。”总理说。

  他随即为下一阶段“放管服”改革给出一张“路线图”:今年要再削减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中央地方实施审批事项50项以上;削减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比例达到70%以上;削减一批生产许可证、经营许可证和资质认定。中央层面核准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要达到90%以上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: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,实现“网上受理、在线办理、*办结、全程监察”

  李克强强调,简政放权成效要有具体的衡量标准:一是要看改革后企业申请开办时间压缩了多少,二是要看投资审批项目提速了多少,三是要看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。而国家发改委作为“投资审批制度改革”的牵头单位,也在5月9日的电视会上作了发言。

  发改委负责人介绍,近3年来,中央层面核准项目共减少76%,95%以上外商投资项目和98%以上境外投资项目改为网上备案管理,“网上受理、在线办理、*办结、全程监察” 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已经建成。

  李克强强调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迫切需要。“放管服”改革也是宏观调控的“关键工具”之一。

  “当前民间投资各种玻璃门、弹簧门、旋转门仍然存在,甚还有‘无门’的问题,严重影响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,也制约了消费潜力的发挥。”总理说。

  李克强说,广东一位政协委员曾经梳理过行政审批“*长征图”。北京也有一张过去投资市政道路建设的“审批流程图”,图长6米,涉及300多个环节,全部流程走完要3-5年。

  “从现实情况看,各种审批‘要件’、程序、环节还是繁多,审批时间还是太长。”总理说。他明确要求,“*审批图”不能仅仅变成“千里”,还要想办法减到“百里”。

  工商总局:“三证合一”到“五证合一”,培育提升我国竞争新优势

  工商总局牵头的“商事制度改革”,过去三年激发了巨大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。去年以来,全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万户,其中新登记企业平均每天新增1.2万户,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%以上。

  工商总局负责人在发言中介绍,去年开展“三证合一”改革以后,企业办照时间普遍减2—3天,极大提高了设立企业的便利化程度。事实上,正是李克强总理2015年3月在工商总局考察时提出,工商、税务、质检的“三证合一”、“一照一码”改革,“年内必须实现”。当年10月,“一照一码”登记模式即在全国全面实行。

  在5月9日的电视会上,李克强总理要求,要继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,在“三证合一”基础上,把涉及企业的社会保险登记证、统计登记证也整合进来,尽快推行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;年内实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“两证合一”。

  他引用世界银行报告说,中国内地营商便利度排名近两年提升了12位次。“要通过持续推进‘放管服’改革,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,以、低成本的服务,培育提升我国竞争新优势。”总理说。

  上海市:加快“清单”制定公开,推进“证照分离”

  被李克强总理称为“改革高地”的上海自贸区,自成立之初就在积极探索“放管服”改革。上海市政府负责人在发言中说,上海自贸区实行外商投资“负面清单”管理制度,在全市实行“告知承诺+格式审批”的外商投资审批管理模式。而“清单”的制定和公开,正是李克强总理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。

  李克强说,“清单”的制定和公开是清权、减权的过程,“清单”越合理、越清晰、越公开,放权改革效果就越大。

  “要加紧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,在部分地区试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。”总理说,“清单形成后,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,做到‘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’。”

  上海市进行的另一项“放管服”改革探索,是在浦东新区开展的“证照分离”试点。李克强明确表示,除涉及国家安全、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等重大公共利益外,能分离的“证”都要分离出去,切实解决“办照容易*证难”、“准入但不‘准营’”的问题。

  他强调指出,四个自贸试验区试点简政放权力度大、效果好,只要不涉及法律法规修改,各地*可以复制推广。

  宁夏回族自治区:组建行政审批局,一颗印章管到底

  和上海自贸区一样,宁夏回族自治区的“放管服”改革也得到了总理的点名表扬。李克强总理说,天津滨海新区、宁夏银川市、江苏南通市等不少地方,把各部门的审批权集中到一起,组建了行政审批局,实行综合审批、一颗印章管到底,收到明显效果。

 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负责人介绍,自治区通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,公开办理的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;设立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,让153项审批集中办理,59枚公章*封存,审批效率平均提升75%。

  李克强称赞,这一改革经验,可以先在地市一级推广。他强调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确保改革落到实处,要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创新。

  “商事制度改革、‘双随机、一公开’抽查,zui先都是地方基层探索开展的。”总理说,“要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先行先试、敢闯敢试,当好改革‘*’,打造改革‘新高地’。”

  新京报特约记者:储思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责编:胡适真